新闻资讯

NEWS

地标公共建筑设计-博物馆

浏览次数:393 日期:2021-01-26 09:04:29

摘要:

对本科建筑学的设计而言,博物馆设计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它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建筑设计的学习生涯中首个可能成为地标的公共建筑设计,相对于茶室或宿舍,其公共性更强、空间自由度更高;比之于幼儿园或旅店,不再是单元组合的空间逻辑也意味着造型的可能性更多。...

对本科建筑学的设计而言,博物馆设计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它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建筑设计的学习生涯中首个可能成为地标的公共建筑设计,相对于茶室或宿舍,其公共性更强、空间自由度更高;比之于幼儿园或旅店,不再是单元组合的空间逻辑也意味着造型的可能性更多。

但我们应该理解,博物馆是一体两面的——公共空间、展示区域的设计确实更易于抓人眼球,是“表”;但恰恰是常常被忽视的、被很多建筑学生称为“服务用房”甚至“附属用房”而草草收拾掉的那部分空间、及各种空间背后的逻辑关系,才是使博物馆得以成立的“里”。

不断被更新的“规范”,恰恰是在不断试错而梳理出的这条逻辑链的最直白表达。

很多高校的学生会有一个误解,即为了创造力可以无视规范、挑战规范,似乎部分老师也会因“保护学生创造力”与追求多种“可能性”而踏入鼓励的陷阱。

诚然,仅仅是满足规范无法称之为好设计,但若连规范及背后的道理都不了解,完全靠异想天开或计算机的“涌现”,以视觉层面的新奇感知作为主要标准,则距离“好设计”的目标更远。

设计应是在一系列复杂的限制条件中寻找最优解的结果,不同人心中,限制条件的权重会有些许差异,此时呈现的多种结果才是真正的“可能”,而在讲清楚心中限制条件的不同权重之后所呈现的设计成果,才有被讨论的价值,此时是追求“可能”之后的“准确”。但若完全没摸清限制条件,那给出的确实只能是本并不值得被鼓励的那部分“可能性”了——而失去判断力的人,才更易于迷恋这种“可能性”。

所以,学校确实不应仅仅以解决规范的问题为教学之鹄,但若规范问题都没解决,实际上更谈不上讨论设计。只有在理解规范背后的原理与问题之时,提供其他种合理方案进行突破才是有意义的。学生完全无视“规范”,却对学校拟定的不合理的“任务书”进行辩解,实在令人费解。

很多学生甚至从业建筑师会因流线复杂、强条众多等原因对医院类建筑或交通类建筑心怀敬畏,却常常对文化类建筑有“我上我也行”的幻觉。但如果能够接受称修复师为文物的医生,为何对博物馆的“附属用房”这类“文物的医院”如此轻视呢?

对里子关注不够的博物馆设计,大概率对面子——展厅设计——也毫无认知。

建筑确实是艺术,但也是要被用的。即便我们不谈“附属用房”而仅仅将目光放至展厅,若与各位学生真的谈艺术,设计艺术博物馆,他们对实打实的艺术又了解多少?对各类画作进行专题展示时,相关不同画作材质的展示设计、固定方式、以及不同画作类型展厅因不同画材所需要的光环境、温湿度,又有多少了解和关注呢?而这些直接相关空间设计的基本问题,却也常常被忽视:题主的提问方式与截图中,语焉不详的“专题展厅”既是明证——此博物馆到底是怎样类型的博物馆,其主体展品是什么,信息中完全没说。

诺曼福斯特所设计大英博物馆中庭空间基本仅能举办活动与展示雕塑,而很难进行其他文物的展示。
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加建,位于顶层的藏品室修复室需要常年遭受钢结构通透的玻璃盒子所带来的光污染甚至漏水问题——那些被迫常年拉上的窗帘,使原本的通透设计无从谈起——当然,或许仅存在于完工后未使用时之摄影图像之中。

建筑学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有相关创造的成就感,但盲目的创造、虚无的成就感并不能解决一切。首先尊重规范,研究规范背后的原理,尽管无法保证一定带来好设计,但至少会让你更加清楚你手头正在做的事——而不是沉溺于无休止的视觉游戏。


联系我们